2021/3/10 12:23:57
来源:赛迪智库
为加快5G应用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出台众多支持政策,5G新基建成果显著,5G融合应用市场和产业规模发展良好。2021年,三大运营商仍会提前布局5G规模组网,加大5G建设投融资。更多企业会积极加入广泛探索5G融合应用,5G融合应用将使C/B/G多端用户和市场受益,工业互联网领用的5G融合应用将率先发力。与此同时,需关注各类新生5G融合应用面临的挑战、5G融合应用商业盈利模式尚不明晰、F5G标准和认证机制存在短板等问题。基于此,赛迪智库建议,一是加强5G重点垂直行业应用政策协调;二是探索明晰的5G融合应用商业模式;三是抓住机会完善F5GWLAN 标准产业组织。
自2019年10月三大运营商共同宣布5G商用至今,我国建成并开通的5G基站已达71万座,连接的用户数已超过1.6亿,地市级以上实现了5G全覆盖。各类创新应用正依托5G技术,不断优化迭代,促进产业升级,拓展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服务范围。
一、对2021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5G网络建设与产业规模进一步增长
2020年我国5G网络基础建设加快部署,推动5G在各行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提质增效的积极作用。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一定阻力,但整体建设进度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截止2020年9月底,全国已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69万个,超过全球总数的75%。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实现5G网络城区连片覆盖,提前完成了全年的既定目标,保持适度超前的建设态势。预计 2021年,电信运营商将继续保持网络大规模部署增速,5G基站新建数量将超过2020年总量,总数达到150万个。
2020年,中国移动5G相关投资约1000亿元,是2019年5G建设投资的4倍,截至9月底已提前完成全年30万建设目标,开通5G基站35万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规划5G相关投资453亿元、350亿元,截止9月底共同建设5G共享基站超过30万个,超前完成前三季度增共建共享5G基站25万个的目标。中国广电正通过"全国一网"的整合、推动700MHz频段频率迁移等措施,加快5G网络的建设步伐。2021年,四大电信运营商将持续加大5G网络投资力度,预计将是2020年的1.5到2倍。预计 2021年,5G通信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50%。其中,射频产业方面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光通信产业方面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二)C/B/G端融合应用市场前景巨大
在前期的5G融合应用试点示范过程中,超高清视频传输和虚拟现实等方面的案例较多,例如近年来的5G春晚、5G国庆等直播,有助于加速该类型5G融合应用场景的进一步落地。随着4K/8K视频的不断推广与普及,以及VR/AR技术的不断升级,5G+超高清视频、5G+VR等网络直播方式将成为最新的主流。预计2021年,5G将在超高清视频直播、VR/AR等领域给C端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体验,从而刺激用户增加消费,相关企业进而获利,相关融合应用渗透规模再翻一番。此外,5G手机等终端设备在全新的5G网络架构下也将迎来全面升级,带动5G换机热潮。预计2021年,5G手机渗透率将超过8%。同时,各电信运营商也将通过向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的5G网络服务而进一步获利。
以物联网智能感知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B端5G融合应用场景,以及智慧城市、智慧水务、智慧电网等G端5G融合应用场景具备企业和政府两个巨大量级的客户群。工业互联网以感知技术为基底,应用 5G网络的高速率传播以及超低时延,能够大大降低工业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促进工业数字化发展。依靠5G可靠传输的智能网联汽车5G-V2X技术也正在加紧进行研发和试验。同时,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电力、智慧水利、政府数据管理、安防监控、政府大数据等方面, B和G端融合应用利用5G网络的特性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将为5G新基建释放更多需求。预计2021年,B端和G端融合应用规模平均增长将超过200%,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政府数字治理等方面最为显著。
(三)5G将对工业互联网领域显著赋能
近两年的5G行业级应用主要面向eMBB应用场景。目前,面向uRLLC和mMTC工业物联网方向的R16版本已经冻结。R16围绕基本功能增强、垂直行业能力扩展、运维自动化及网络智能化增强三方面,进一步增强5G更好服务行业应用的能力。R17版本目前正在准备中,将继续对基础能力进行增强,同时在工业物联网IIoT、网联无人机、定位、网络控制的交互服务等能力上继续增强。随着2021年全国5G新基建的进一步大规模铺开,5G业务逐步向各垂直行业延伸拓展,5G+各行业融合应用场景也将全面打开,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将更加完善。
5G与其他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2021年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其中工业互联网仍将保持最具热度的5G融合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和载体,是 5G先进成果的最佳应用场景之一。5G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加快打造高效、智能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络,鼓励行业研究5G毫米波频段,探索基于5G行业专用频谱的专网建设,以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开展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5G专网建设是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可以预测,2021年工业互联网领域的5G专网有望获得试验用频,有关建设工作将会进一步提速。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各类新生5G融合应用面临挑战
5G融合应用发展是产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各区域、各行业结合自身情况在5G融合应用方面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的案例,但在不同产业领域协同创新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一是现阶段各垂直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对于5G场景打造也是千差万别,广泛涉及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高清视频直播、个人AI智能穿戴等领域,呈现碎片化状态,对于行业间大规模复制推广造成障碍。二是现阶段5G 应用主要以eMBB场景为主,而uRLLC及mMTC场景应用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会在后续版本中进一步完善。三是5G终端在各种场景下的适配过程较为漫长,需要磨合。例如,工业场景下现实的防潮、防撞、防爆、防断网要求,5G终端和网络架构均无法单独满足。四是5G融合应用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效应产出较慢,生态圈体量巨大,欲推动进一步成熟,不同环节各主体间协同互补的创新与发展尤为重要。
(二)5G融合应用商业盈利模式尚不明晰
打造适合5G技术应用的商业模式是5G成功的基础,当前我国5G商业盈利模式还未明晰,一是某些垂直行业领域对于5G网络建设及应用的认知不够全面,认为这是通信运营商的业务范畴,与自身关系不大,一定程度造成通信业与垂直行业商业需求对接不够,收费体系的行业特征统计不全面。二是各垂直行业相对独立和分散,5G融合应用的需求挖掘不足,5G需求呈现一定的碎片化状态,不同的应用场景成本和效果差异较大,收费盈利模式、创新融合难度大,进展比较缓慢。三是当前5G网络主要面向行业应用,但垂直行业客户、主管部门、各地政府、产业园区及应用产业环节参与力度仍然有限,对于5G商业模式相关标准的制定提高了难度。
(三)F5G标准和认证机制存在短板
固定网络经历第一代Kbps级别的语音时代,第二代Mbps级别的网页时代,第三代十Mbps级别的宽带时代,第四代百Mbps级别的4K时代。目前,固定网络进入第五代千兆智能时代。与5G三大应用场景有所不同,F5G三大应用场景为增强带宽(eFBB),能达到Tbps级带宽;全光纤连接(FFC),能达到十万级连接/km2;确定体验(GRE),延迟控制在微秒级。重点支撑室内无线接入应用场景,如家庭、园区、政企设施等。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文,将固定宽带(F5G)纳入新基建,5G将和家庭WLAN携手并进,加速国内信息产业跨入千兆时代。在F5G的标准化方面,IEEE对802.11系列无线技术进行技术标准化,而Wi-Fi联盟对相应技术进行互通认证。随着F5G / WLAN承载的业务种类不断丰富,用户体验也愈发重要。为此,宽带联盟自2019年起开始对F5G/WLAN 网络性能进行标准化工作。然而,F5G/WLAN相应的性能认证仍然处于空缺状态。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5G重点垂直行业应用政策协调
一是结合超高清视频、VR/AR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划,在强化自身行业发展的基础上,争取与5G产业发展形成协同,力争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二是针对uRLLC及mMTC等场景需求,提前开展相关产业战略布局,注重与车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完全释放出5G的潜能。三是强化5G融合应用相关的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监管,要切实保障公共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提高对信息收集、存储、使用等流程安全的关注度。四是针对影响融合应用发展的具体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对融合应用发展的保障力度。
(二)探索明晰的5G融合应用商业模式
一是基于流量分级的商业模式,eMBB场景下流量经营仍然是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5G时代,运营商需要加快用户分级的智能管道升级,实现差异化的流量收费模式。二是基于连接的商业模式,对于大连接场景,运营商可以单独提供连接,也可以按照物联网设备采用用户卡收益等方式收费。三是基于网络切片的商业模式,运营商能够根据不同垂直行业和特定区域定制网络切片以支撑相应业务的开展。对于垂直行业用户。可以直接向运营商租用网络切片,一般采用按年计费的方式。四是基于完整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网,运营商可以依托5G服务提供商的优势,为工业制造业企业提供包括工厂内外连接、设备终端数字化改造、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按年度收取服务费。
(三)抓住机会完善面向F5G的标准产业组织
我国有覆盖完整的WLAN产业链条,一批企业已初具实力。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正在制定WLAN6性能标准。依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新创面向F5G的WLAN应用发展联盟,从标准和产业两个方面建设面向F5G的WLAN标准产业体系,一是将分散在各个行业和应用场景的个性化性能需求,进行归纳统一和标准化;二是提升F5G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在F5G领域的话语权。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