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4 21:58:28
2017年12月26日,粤芯芯片项目暨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宝能新能源汽车、知识城南方医院三大项目在中新知识城动工。
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市委副书记、市长温国辉,市政协主席刘悦伦分别与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广州市金誉实业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永喜、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公司董事长黄恺生等粤芯芯片及首批签约落户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的15个项目负责人(含9个芯片设计项目、1个设计测试服务平台、3个封装测试项目、1个材料项目、1个产业基金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朱宏座谈。市领导陈志英、周亚伟、潘建国、黎明参加。
其中,粤芯芯片项目填补了广州芯片产业空白,将为广州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转型升级。据悉,粤芯芯片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月产3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达产后销售收入100亿元,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1000亿元产值,预计201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项目: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
2019年投产,带动千亿元上下游产值
26日,广州实施IA B计划的标志性项目———粤芯12英寸芯片制造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破土动工,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同日启动建设。这是广州首座12英寸芯片厂,标志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技产业的新跨越。项目由广州市金誉集团、半导体专家团队、广州开发区科学城集团共同设立,投资总额约70亿元,月产3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投产后年销售收入30亿元,达产后销售收入100亿元,将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1000亿元产值。项目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新能源新材料价值创新园内,预计201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12英寸晶圆厂再添新势力 广州粤芯半导体项目动工
项目聚集了美国、新加坡等国际化的优秀技术、管理团队,将联合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产业基金等企业,打造中国第一座以虚拟IDM(VIDM,VirtualIDM)为营运策略的协同式芯片制造项目,满足中国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混合制程芯片需求。
焦点:如何打造“芯城”?
15家企业集聚,打通产业链,让“芯片落地”
芯片,极为微小的电子器件,它被喻为“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官方介绍,长期以来,广州缺乏大型芯片制造项目,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背景下,“广州芯”产业破局在即。昨日,伴随粤芯项目落地后,15个项目也在中新广州知识城集体签约。这15个项目将为芯片产业上下游服务,以粤芯项目为龙头,打通产业链。
粤芯项目从联系到开工仅半年
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海明向南都记者介绍,之所以到广州来,最初的想法就是因为广州缺“芯”。“我们期盼与政府、资金方形成良好互动,使芯片项目尽快落地广州。”
李海明认为,在设立一个公司的基本条件方面,比如政府、投资方和产业基金等,广州都做得很好,这是集成电路的产业和人才汇聚的重要原因。“土地方面,广州市政府支持力度很大;广州市也制定了系列的人才协助计划,包括衣食住行各方面,大家才愿意从不同地方到这里创业。另外,我们与科学城集团和金誉集团,在资金方面很快达成共识,所以整个项目从开始联系到动工才花了6个月时间。”
不仅是粤芯,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区内的其他企业也看中了广州的市场需求、人才资源,及开发区的营商环境和企业扶持政策等。
上下游企业盼粤芯开工
但企业更加关注的还是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区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据了解,集体签约的15个项目涵盖设计、封测、设备、材料的上下游产业项目,总投资约39亿元,达产产值约115亿元。
15个项目和粤芯项目是何关系?南都记者了解到,15个项目要为芯片产业上下游服务,是要构建以粤芯项目为龙头,关联15家企业的“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作业模式。
“粤芯是一个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但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芯片制造只是其中一环。整个产业链还包括上游的芯片设计、下游的封装测试,最后才运用到终端,做成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我们落户广州,是希望把整个芯片的产业链带进来。这样,一个芯片设计完了,就到我们的厂里做生产,生产完了我们可以直接到旁边的封装测试厂进行测试。”李海明说。
其他企业也有同样想法。广州动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鹏飞表示,现在公司面临的难题是产能不足,“希望粤芯赶快开工,到时将提供每月10000片芯片以上的订单”。深圳锐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冯稀亮也表示,希望粤芯赶快动工投产。
从设计、生产到封测,园区一条龙服务
这些上下游企业的期许正符合李海明对当前国产芯片产能不足的判断。相对于8英寸芯片生产线,粤芯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效率可达原来的2.25倍,“能迅速满足国内模拟、混合制程芯片的市场需求,起到带头作用。”据了解,粤芯项目不仅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用12英寸厂、虚拟IDM的方式直面电子产业链对于芯片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这在全国都具有首创性。”
粤芯预计201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李海明希望到时把产业园上下游企业全部链接起来,形成一条集成电路价值创新产业链,真正实现“芯片落地”。“广州的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电子产业所对应的模拟、混合制程芯片等需求非常大,交货也要求迅速。产业聚集后,从设计到生产到封测,交货期缩短,交货量增大。在客户应用端产生问题时,园区能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完成应用开发。”李海明解释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区的意义。
分析:引入项目有何策略?
牵住“牛鼻子”质与量两手抓
今年以来,广州多个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方面投入了较大力度,广州更是在此前公布的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中明确,到2019年底,广州新一代信息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总产值要争取突破7000亿元,加快构建以高世代面板和新型显示为核心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体系和产业链,打造“世界显示之都”。其中,要以中心城区、黄埔区、南沙区、花都区、番禺区、增城区为核心,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近两年来,广州在引入IA B项目上,除了看重项目的量外,也十分看重质。一名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广州也有一些大型的创新项目,但这些项目没有将核心技术渗入到广州,形成产业链条。但近年引入的项目则不同,以富士康8K项目为例,对广州、增城区来说,更加期待它的入驻能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这就是高端企业说的产业环境,这一点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该负责人说道。
这一想法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也有所体现。在该区看来,粤芯项目是该区抓住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和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未来,该区希望集人才、技术、产业、市场、资本于一体,主动推送合作机遇,以粤芯为枢纽项目,带动10余个上下游产业项目联动集聚。
此外,南都记者发现,此项目又体现了今年以来广州多个区拉大项目的策略:“创新大项目+”,通过一个龙头项目引入其他项目进入。以粤芯项目为例,项目团队在串联广州的半导体产业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其他项目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12月25日集体签约的15个项目中多数是通过粤芯项目引入广州知识城。
未来,这一策略也将持续。该区今年引进的另一个重磅项目是芯恩协同式芯片制造项目。今年9月,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博士签署协同式芯片项目合作备忘录。据悉,基于张汝京在集成电路行业的影响力,国内尤其是广东省内一批集成电路的上下游企业纷纷响应,表示希望参与协同式芯片制造项目。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