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8508-2020《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解读
2021/8/25 10:08:52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GB38508-2020《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那么标准实施后对电子组装业有哪些影响呢?ZESTRON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解读。
一、 清洗剂的重新定义
标准定义“清洗剂”是“在工业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利用化学溶解、络合、乳化、润湿、渗透、分散、增溶、剥离等原理,去除装置、设备、设施、产品表面的污垢(包括油脂、涂料、油墨、胶质、积碳、粉尘等)而使用的液体化学品或制剂”。
解读:清洗剂原材料来源广泛,可用作清洗剂的化学品种类繁多,且存在实际是清洗剂但未按清洗剂命名的情况。如:一些企业直接购买一氟二氯乙烷用于清洗工作。虽然该类化学品未标注为“清洗剂”,但由于其实际使用用途与标准的定义一致,也必须按照“清洗剂”进行强制性要求。与此同时,考虑到可用作清洗剂的化学品或制剂可能还有其它用途,如“乙醇”即可用作清洗剂,也可用于生产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因此并没有因为“乙醇”可用作清洗剂而将所有含“乙醇”的产品都按“清洗剂”进行强制要求。
二、 清洗剂的分类
结合行业调研,标准将清洗剂分为水基清洗剂、半水基清洗剂、有机溶剂清洗剂。
解读:水基清洗剂中水的含量一般在60%以上,有机溶剂的含量一般在10%以下;半水基清洗剂有的水含量可能高达90%,而有的产品中只有20%~30%;有机溶剂清洗剂一般是以一种或两种以上有机溶剂为基础溶剂配制的清洗剂,可能含有少量的水。但由于某些有机溶剂和水有良好的互溶性,水的含量有时也可能高达4%~6%。那么,很难根据清洗剂中水和有机溶剂的含量,比较清晰的将清洗剂进行一个非常明确的划分。因此标准按照清洗剂原材料组分给出了产品的分类。具体执行时,由清洗剂生产厂家根据配方组成按照实验检测数据进行分类标注。
三、 适用范围的划分
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和服务活动中生产、使用的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清洗剂,不适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军工、半导体(含集成电路)制造用清洗剂。
解读:由于当前航空航天、核工业、军工生产等特种行业仍是国家优先扶持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为应对“缺芯少屏”,半导体(含集成电路)制造暂时也不宜受此标准的限制。但不是“半导体(含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使用的所有清洗剂均不受限。其中非“半导体(含集成电路)制造”用途(如擦洗设备、清洗其它零部件等等用途)的清洗剂需满足标准要求。如果清洗剂使用用途划分不明确或存在使用用途存在交叉的,其使用的场所或领域只要属于国民经济分类中的“工业生产和服务”,就受约于标准。
四、 对企业、行业和客户的影响
标准参照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按照三类清洗剂产品,分四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限值”、“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总和”、“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对清洗剂产品提出了限值要求,同时特给出了低挥发性清洗剂的含量限值。从源头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控制, 并规定按本标准检验合格的清洗剂产品应在包装标志上明示清洗剂所属产品类别。
解读:标准颁布后,许多清洗剂的生产制造及应用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研究更低VOCs含量的清洗剂。可能使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可能造成某些清洗剂产品的价格上涨,也可能出现某些工业产品清洗效果不佳的情况。但是对行业而言,有利于促进工业清洗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客户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标示完整、清晰、准确的包装,客户可以更快识别清洗剂产品所属类别、知晓正确使用清洗剂产品的方式、在安全生产和人身健康上得到更大保障。
打赢“蓝天保卫战”,共建美好家园。作为全球清洗行业的领跑者之一,ZESTRON的清洗产品一贯奉承绿色健康的环保理念,严格遵守所有环境及有关有害物质的法令法规,高度自律。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