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3 13:09:11
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表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公司已经开始进行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布局,计划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将钠离子作为电池正极的技术路线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提出。在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上,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称,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仍略低于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但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的储量大、成本低。
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7%,锂则为0.0065%。根据中科海纳数据,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比锂离子电池低30%-40%。
对我国而言,还有储量优势。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锂资源约8600万吨,南美洲“锂三角”区锂资源占比约60%,而中国仅占6%。此外,中国2020年的锂原料自供率为32%,换言之,中国锂盐生产原料近七成需要从国外进口,价格风险极高。
据宁德时代介绍,钠离子在低温性能和快充方面占据优势,且相较锂离子更加稳定,安全性更高。
虽然优点很多,看起来新电池蓝图很美好,但钠离子电池的缺陷也同样明显。北方工业大学企业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要低,电芯单体密度也不及后者。它的最高循环次数是1500次,小于磷酸铁锂电池的6000次、三元锂电池的3000次,因此使用寿命更低。”
张翔还补充道:“由于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不满足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同样达不到国家最低能量密度标准,因而暂时无法大规模装车。”“除了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还存在很多发展技术路径,包括固态电池、燃料电池,未来仍存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宁德时代推广的钠离子电池声势浩大,但并未获得其他大厂商的跟风。比如,LG化学、三星、比亚迪这些国内外头部动力电池厂商,它们并未对钠离子电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且他们均有各自的特色技术路线。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目前只有个别中小企业进行了跟风。比如,2020年9月,中科海纳已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量产,电芯产能可达30万只/月;今年5月,格林美表示,已完成对钠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并送至下游客户测试;鹏辉能源也透露,公司已做出钠离子电池样品,6月份进行中试,预计年底前批量生产;6月,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其拥有钠离子电池补钠的办法、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等多项专利。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