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8 13:07:53
新闻链接:北斗打开了“芯”市场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称,目前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
此前,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杨雪莹就曾提到,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8nm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已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最新22nm工艺双频定位芯片已具备市场化应用条件。
当前采用40nm CMOS工艺的导航芯片也较多,工艺成熟(低功耗/低风险)、性价比较好,例如GPS运用的均是40nm芯片,那么北斗芯片为啥呀采用22nm技术呢?也即进入22nm之后,北斗芯片在哪些方面体现优势?首先,这意味着在单一芯片上集成微处理器、模拟IP核、数字IP核和存储器、外围接口等,具备集成度高、功能强、功耗低、尺寸小等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信息系统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芯片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赛迪分析,为了让北斗系统在高精度导航与通讯方面性能均能得到极大提升,22nm北斗芯片在高精度RTK(实时动态)定位模块面积方面,从30x40mm缩小到12x16mm,面积减少84%,模块功耗比上一代产品下降67%。
未来,随着北斗及5G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未来定将会催生出更多智能化的应用场景。
据《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披露: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随着如今5G的加速发展,通讯领域也在不断升级,通讯与导航一体化发展趋势将会愈发明显。在移动设备应用方面,现在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导航功能,支持北斗地基增强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形成了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与此同时,目前含智能手机在内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
北斗用户规模已达亿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今年6月23日正式完成组网,历经26年研制建设,与美国的 GPS、俄罗斯的 GLONASS、欧盟的 Galileo 构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目前已经服务于我国的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并且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核心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北斗导航系统是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该系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卫星导航的兼容与互操作,即系统间的合作一直在持续深化的过程中。目前已经陆续进入民航、海事、搜救卫星、移动通信等多个国际组织,多个支持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已经发布。
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亿级。
(内容摘自:智东西、澎湃等)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