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芯国际在科创板挂牌上市,高开245.96%,成为科创板首家实现“A+H”上市的红筹企业。截至7月16日收盘,中芯国际A股报82.92元/股,上涨201.97%,H股报28.75港元/股,下跌25.23%,恒生指数下跌2%。
近日,兴业证券,华创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研究机构相继发表中芯国际相关研究报告。
国信证券认为,中芯国际比贵州茅台更具有议价能力,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角度看,中芯国际14nm先进制程出现时间远远晚于茅台,价值量更高。
华创证券则认为,中芯国际是全球第四,大陆地区排名第一的晶圆代工厂,代表大陆地区最高技术水平也是规模最大、制程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
2019年,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31.24亿美元,全球份额位列第四,客户覆盖海外及大陆地区大部分知名厂商。
另外,华创证券还提到行业需求与竞争公司对中芯国际的利好。华创认为,去年下半年起半导体行业复苏,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及产品结构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恢复。同时,目前半导体行业第二梯队传统玩家联电及格罗方德已经宣布放弃7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研发,中芯国际可有更大市场空间。
因此,各研究机构对于IPO上市后的中芯国际的目标价预估都有所上升。兴业证券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每股净资产将分别达到1.84、1.87美元,港股目标价提升为43.50港元。华创证券则给予公司目标市值区间为5820-6790亿元(人民币,下同),对应股价为76.0-88.7元。国信证券预测中芯国际科创板股价为每股83.3元,对应市值为635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创证券首次予中芯国际“推荐”评级,国信证券也在近日的研究报告中给予中芯国际“买入”评级,但兴业证券仍然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兴业证券认为, 中芯国际产能爬坡与良率提升符合此前预期,国产化需求对利用率形成有力支撑,但先进制程折旧常态化或影响盈利能力。华创证券也提到,疫情等的冲击可能会使先进制程研发,扩产进展不及预期。